最近各大论坛非常流行一个帖子:安卓好用为何还换机那么频繁?据北京商报的一份《2015年智能手机(安卓)大调查》显示,去年,仅更换过安卓智能手机的用户占比就高达82%。可以做对比的是,去年iPhone Mannia的数据显示,iPhone美国用户的换机周期为25个月,中国用户为19个月。而我们每天看到安卓手机在不断地更新配置,各种旗舰级装备将要用在手机上,用户为什么又要频繁更换呢?这就得来说说手机性能的衡量问题了。
安卓手机跑分软件
安卓手机配置公布得那么清楚,还有各种测试软件来跑分对比,测定每个手机性能如何。相比安卓手机用跑分来衡量,我们却很少听闻iPhone跑了多少分的说法,相反更多时候我们听到说iPhone手机“流畅”、“用户体验好”等。其实在这个问题上,真正影响到用户的是手机系统的问题。
安卓手机
安卓系统基于Linux操作系统,利用LINUX的库将应用层运行JAVA虚拟机上。JAVA具有垃圾自动回收机制,也就是说当后台某个进程失去作用的时候,将会被虚拟机识别,自动回收占有的内存,程序退出时部分主要进程依然驻留在内存中,方便下次打开的时候响应时间更短。直到溢出后系统才会强制回收,自动清理掉那些多余的缓存。垃圾回收需要四倍到八倍的内存才可迅速完成整个工作。要是所需内存不足,其处理速度便会下降。系统逐渐优化升级,RAM内存也越来越大,软件占用溢出的界限更宽,使用就更加流畅了。
而对于苹果手机而言,在出厂前已经经过了一系列的与内存有关的影响因素测试,将RAM对程序运行的影响力减到最小,同时在兼容性、用户体验等主观因素上加强了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。可能有人会问,难道苹果手机的RAM不影响手机程序的运行吗?肯定影响!在同等条件下,RAM越高,使用时就越顺畅,从iPhone4升级到iPhone6S的小伙伴们感受应该是相当明显的。
编后语:不用怀疑,手机RAM内存越大,在使用过程中会感觉到更流畅,但都是建立在其他配置也同样给力的情况下的。而对于用户而言,并不是所有人都在追求高RAM内存的手机,也不会在6GB RAM手机上市的时候立刻换新的,最重要的还是要全面优化提升才行,在这一点上不能怪笔者要说iPhone手机做得很不错,循序渐进,渐入佳境,让用户有真正体验更好的感觉。
推荐经销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