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花费数百元购买的500GB-1TB移动硬盘,它们的读写速度普遍在130MB/秒以内,USB3.0满足它们显得绰绰有余。普通SATA3.0 SSD能发挥出USB3.0的全部性能,但是存储厂家往往在存储设备上安置的是采购成本不高的USB3.0主控芯片,发挥50%左右的USB3.0带宽速度。
反观雷电设备也是50步笑100步,本次展示的两款760元和1099元的希捷雷电底座,他们和万元级别的雷电存储设备相比,差距不但在价格,性能也同样存在巨大差距。它们的表现性能如何?
下面我们将使用希捷单碟500GB笔记本硬盘和三星830系256GB固态硬盘,对希捷的两款雷电接口底座、存储巴士T260硬盘盒、希捷USM通用USB3.0模块进行读写速度测试,看一下他们彼此之间的性能差距。
● CrystalDiskMark
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硬盘性能测试软件,但测试项目非常全面,涵盖连续读写、512K和4KB数据包随机读写性能,以及队列深度(Queue Depth)为32的情况下的4K随机性能。队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盘能够同时激活的最大IO值,队列深度越大,实际性能也会越高。
1、希捷2.5英寸单碟500GB笔记本硬盘
USB3.0 PK 雷电接口 CDM最大读写速度(HDD)
希捷单碟500GB笔记本硬盘在两块雷电接口模块和USB3.0设备的性能发挥大同小异,我们使用机械硬盘无需担心转换雷电/USB3.0接口所产生的性能衰减问题。
2、三星830系 256GB 固态硬盘
三星830系256GB固态硬盘在两块雷电接口模块和USB3.0设备的性能发挥,USB3.0完败雷电接口。我们使用SSD可以在雷电接口底座更快速的传输数据,不过当切换到USB3.0,数据传输的消耗时间加倍。
雷电接口的强势在于带宽速度较之USB3.0提升一倍,不过实际情况受限于主控芯片,只有少数高端万元级别,且依靠SSD组成磁盘阵列的雷电存储设备方能发挥出1000MB/秒的梦幻速度。
推荐经销商